今天是
跨越山川腹地,开启解谜之旅 ———桑干河地热调查项目纪实
  • 来源:原创
  • 作者:赵龙
  • 2024-12-31 18:07:25
  • 浏览128
  • 收藏
浏览字号:

近年来,国家颁布多项政策法规支持我国地热能的开发利用,明确了地热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在我国发电与供暖方面的重要地位,明确提出“十四五”期间探索深化地热能开发利用。我队结合河北省地热资源赋存特征,顺应地热资源发展新要求,开展了“桑干河流域(宣化段)地热资源远景调查”工作。调查区域覆盖面积442平方公里,我队利用遥感解译、大地电磁测深、重力测量、岩矿试验等方式,历时近7个月,圆满完成调查。

跨越山川腹地

早上8点朔风凛冽,寒气逼人,调查组早已整理好调查工作所需的工具和表格,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。由于本次调查中心区域王家湾乡位于山区腹地,地势陡峻,地形复杂,山峦起伏,沟谷纵横,朔方之春,凛冽似冬,当南方的早鸟已欢腾雀跃地汇报初春的喜讯时,北方山区峡谷中依旧积聚着数月不化的坚冰。队员们徒步穿越在陡峭结冰的山坡和幽深湿滑的峡谷中,自料峭未消的初春,至炎炎烈日高悬于空的盛夏,丝毫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。遇到阴雨天气时,泥泞的道路变得湿滑难行,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,稍不注意就可能滑倒受伤,但大家依然相互扶持,坚定地向着预定的调查点位前行,下午天黑回到驻地,晚上整理资料到半夜,经过4个月的辛勤耕耘与不懈探索,一项1∶5万专项地热地质测量、地热流体采集任务圆满落幕,这不仅仅是一项冰冷的数字与图表的堆砌,而是一场深入地球温暖怀抱的解谜之旅。

开启解谜之旅

山区错落的地质构造犹如一套复杂的密码,等待着队员们去破解。为了在实地获取一手资料,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完成大量的数据采集与整理工作,物探组24小时不间断工作,尽管他们裹着厚重的棉衣,但也抵挡不住寒风的侵袭,测量打点、放线、采集数据,兢兢业业、争分夺秒,为了确定一条断裂带的延伸方向和规模,队员们需要沿着其走向连续追踪数公里,穿梭茂密的植被和崎岖的地形,反复核对和验证,两个月间,队员们如织网般成功铺设了4条大地电磁测线,共设置了87个测点,总长度达到了78km。同时,他们还完成了4条重力测量测线的铺设,测点数量高达312个,测线总长度78km。这些测线和测点,如同镶嵌在大地上的璀璨明珠,揭开了地球内部的神秘面纱,为地质勘探事业贡献了宝贵的力量。

付出终有收获

10月23日,省局组织相关专家对项目野外工作与相关资料进行了验收,一致认为该项目完成了设计批复的各类实物工作量,所取得的地质资料真实可靠,野外工作成果质量符合相关规范要求,同意该项目通过野外检查验收。这份肯定不仅是对项目成果的肯定,也是对项目组成员辛勤付出的肯定,它凝聚了项目组每一位成员的艰辛和汗水,更加让我们坚信没有攻不破的堡垒,没有打不赢的战斗。

    此次项目不仅填补了桑干河流域(宣化段)地热资源调查的空白,也为河北省地热资源调查评价提供新示例,新思路。下一步,我队将继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,立足主责主业,用更高标准、更大力度、更实举措提升地热勘查工作水平,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,迎难而上、锐意进取,阔步迈向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,在实现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的道路上加速前行。